1949年9月底,时任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萧劲光,接待了一位特殊的老人。老人看起来有些紧张,没想到解放军的高级官员会亲自接待自己,心情忐忑,甚至有些说不出话来。
事情的起因是在那天早上,萧劲光刚到军委办公室时,看到门口有一位老人和一名小战士正在交谈。因为老人口音很重,小战士似乎听不懂,双方沟通有些困难,看起来有些着急。萧劲光走过去,直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。小战士告诉他说,这位老人是来找儿子的,名叫许德华。可是,不管他怎么问,院子里根本没有这个人。老人则拿出一张报纸,指着上面一个讲话的领导,告诉小战士,这个人可能就是他的儿子。
萧劲光看了一眼报纸,发现那是关于解放兰州的新闻,照片中的人是许光达,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司令员,他正在兰州的解放总结大会上发言。萧劲光和许光达同是湖南人,但他们在战争时期并没有太多接触,关系并不深。于是,萧劲光立刻猜到,老人可能是许光达的父亲。他热情地把老人请进屋,询问老人的名字。
展开剩余78%老人告诉他自己叫许子贵,而儿子的名字是许德华,小时候大家都叫他五伢子。萧劲光听后,马上指示联络北京,查证许光达的情况,并将老人所说的事情转告给他。很快,消息传回,经过许光达的确认,老人确实是他的父亲,而许光达的原名的确是许德华,小名就是五伢子。
得知这个消息后,许光达感动得泪流满面。他回忆起自己离家已经整整24年了,这些年里,他一直在想着家乡的亲人,但因战乱和通信不畅,他几次给家里写信,都因为频繁转战而没有收到任何回音。而且,在当时的环境下,红军不敢主动与家里联系,怕国民党发现后,家人遭到迫害。因此,许光达在这24年里,家里再也没有关于父亲的消息。
直到这次,父亲通过报纸看到了兰州解放的新闻,并认出了自己的儿子,才终于联系上了他,许光达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。
得知消息后,许光达赶紧写了一封长信给父亲,寄到了长沙军管会。而许子贵也不甘心,专门请人给他回信,表达了自己希望能见到儿子的愿望。许光达非常想回家探望,可是当时解放西北的任务繁重,他一直没有机会。
直到1950年10月,许光达在北京筹办解放军战车学校时,终于有机会出差到湖南。经过组织批准,他顺道回家看望父亲。
当许光达终于回到家乡时,虽然家乡变化不大,但他依然感到有些陌生。凭借记忆,他找了很久,才终于找到了自家的院子。轻轻推开门,他看到一位老父亲正弯腰干活。许光达一眼认出,便情不自禁地扑了过去,眼泪涌上眼眶,哽咽着说不出话。
老父亲也认出了他,一时间愣住了,然后两行热泪滚滚而下。许光达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颤抖着喊道:“爹,我回来了。”老父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眼泪止不住地流下,他快步走到儿子面前,伸手重重地拍了一巴掌在许光达的身上,哽咽着说:“五伢子,我以为你早就死了。你这24年,难道一次都没回家看过我吗?你真是不孝!”说完,眼泪不停地流。
许光达听到这些话,心中满是愧疚,无法开口,只能跪在那里,流泪不停地说:“爹,儿子不孝,你打我吧。”老父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,放声大哭,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,痛哭着说:“五伢子,你可真把我想坏了。”这一幕也感动了许光达随行的工作人员,大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。
老父亲扶起了许光达,拉着他和随行人员进了屋。二人聊了整整一夜,互相倾诉着对彼此的思念和这些年发生的种种变化,感觉说不完的话。
许光达在家呆了三天,便匆忙返回了北京。虽然他非常希望能把父亲接到北京去养老,但老父亲觉得儿子工作忙,自己去了会给他添麻烦,因此坚持要留在家乡。无论许光达怎么劝,他都不愿去。
1957年,老父亲因病去世,许光达没有能在身边。临终时,老父亲交代:“五伢子忙,不必回来送我,叫他好好工作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